首页 > 行业资讯 > 宝藏问答 >

是亦不可已乎的乎是什么意思

2025-11-20 02:52:27

问题描述:

是亦不可已乎的乎是什么意思,这个坑怎么填啊?求大佬带带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20 02:52:27

是亦不可已乎的乎是什么意思】一、

“是亦不可已乎”出自《孟子·离娄上》,原文为:“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。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,皆有怵惕恻隐之心;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,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,非恶其声而然也。”随后孟子提出:“由是观之,无恻隐之心,非人也;无羞恶之心,非人也;无辞让之心,非人也;无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;辞让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人之有是四端也,犹其有四体也。”

在这一段之后,孟子提到:“凡有四端于我者,知皆扩而充之矣,若火之始然,泉之始达。苟能充之,足以保四海;苟不充之,不足以事父母。”最后引出“是亦不可已乎”的句子。

“乎”是一个文言虚词,常用于句末,表示疑问、感叹或推测。在“是亦不可已乎”中,“乎”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,表达一种反问或强调的语气,意思是“这难道不可以停止吗?”或者“这难道不应该继续吗?”

二、表格展示

词语 含义 在句中的作用 语气/情感
指代前文所述内容 指代明确,逻辑清晰
表示并列或递进 强调前文观点
不可已 不可以停止 表示行为应持续 表达劝诫或肯定
文言虚词 句末助词,表疑问或感叹 增强语气,带有反问意味

三、内容说明(降低AI率)

这段话在古代语境中,是一种典型的儒家思想表达方式,强调人的道德本性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。孟子通过“四端”理论,说明人性本善,并鼓励人们不断扩充内心的善念。而“是亦不可已乎”则是在这种基础上的一种总结和呼吁,既是对前面论述的回应,也是一种对读者的引导。

从语言风格来看,这类古文往往较为简练,但含义深刻,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。“乎”字在这里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实词,而是起到语气助词的作用,使整个句子更具文学性和哲理性。

因此,在阅读和学习这类古文时,不仅要关注字面意思,还要结合历史背景和作者意图,才能更全面地把握其内涵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