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隆中对一句原文一句译文】《隆中对》是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中记载的一篇重要文章,讲述了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后,为其分析天下大势、提出“三分天下”的战略构想。这篇文章语言精炼、逻辑严密,是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典范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《隆中对》的内容,以下是一句原文与对应的译文,并附上简要总结与表格形式的展示。
一、原文与译文对照
| 原文 | 译文 |
| 因此先帝简拔以遗陛下:凡事皆有本末,欲成大事者,必先知其本。 | 所以先帝选拔人才来留给陛下: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根本,想要成就大业的人,必须先了解根本。 |
|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,挟天子以令诸侯,此诚不可与争锋。 |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,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,这确实不能和他正面抗衡。 |
| 孙权据有江东,已历三世,国险而民附,贤能为之用,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。 | 孙权占据江东,已经三代,地势险要,百姓归附,有贤才辅佐,这可以作为盟友,但不可以图谋。 |
| 荆州北据汉、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会,西通巴蜀,此用武之国,而其主不能守,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。 | 荆州北面控制汉水、沔水,物产丰富,东连吴郡、会稽,西通巴蜀,这是用兵之地,但现在的主人无法守住,这大概是上天赐给将军的。 |
| 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,高祖因之以成帝业。 | 益州地势险要,土地肥沃,是富饶之地,刘邦依靠它建立了帝业。 |
二、
《隆中对》是诸葛亮在刘备面前所作的战略分析,强调了“三分天下”的核心思想。他指出当前局势下,曹操势力强大,不可轻敌;孙权占据江东,稳固可靠,可结盟;而荆州、益州则具备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,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地区。
通过这一分析,诸葛亮为刘备指明了发展方向,也为后来蜀汉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。
三、表格总结(原文+译文+要点)
| 序号 | 原文 | 译文 | 关键点 |
| 1 | 因此先帝简拔以遗陛下:凡事皆有本末,欲成大事者,必先知其本。 | 所以先帝选拔人才来留给陛下: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根本,想要成就大业的人,必须先了解根本。 | 强调做事要有根本,不可忽视基础。 |
| 2 |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,挟天子以令诸侯,此诚不可与争锋。 |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,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,这确实不能和他正面抗衡。 | 曹操实力强盛,不宜硬碰硬。 |
| 3 | 孙权据有江东,已历三世,国险而民附,贤能为之用,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。 | 孙权占据江东,已经三代,地势险要,百姓归附,有贤才辅佐,这可以作为盟友,但不可以图谋。 | 孙权可联合,不可攻取。 |
| 4 | 荆州北据汉、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会,西通巴蜀,此用武之国,而其主不能守,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。 | 荆州北面控制汉水、沔水,物产丰富,东连吴郡、会稽,西通巴蜀,这是用兵之地,但现在的主人无法守住,这大概是上天赐给将军的。 | 荆州地利优势明显,适合发展。 |
| 5 | 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,高祖因之以成帝业。 | 益州地势险要,土地肥沃,是富饶之地,刘邦依靠它建立了帝业。 | 益州资源丰富,是战略要地。 |
四、结语
《隆中对》不仅是诸葛亮的政治见解,更是中国古代战略思维的典范。通过对当时局势的精准分析,他为刘备指明了未来的方向,也展现了卓越的远见与智慧。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研究,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