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老种经略相公是几品官】“老种经略相公”这一称呼出自《水浒传》,是北宋时期对一位重要人物的尊称。在小说中,“老种经略相公”指的是种师道,他是北宋著名的将领,曾参与多次抗金战役,尤其在靖康之变中表现出色。然而,在历史上,种师道的真实官职和品级并不完全等同于小说中的描述。
为了更清晰地了解“老种经略相公”到底是什么品级的官员,以下是对相关历史背景的总结,并结合宋代官制进行分析。
一、历史背景总结
1. “老种经略相公”的身份
“老种经略相公”指的是种师道,字彝叔,是北宋末年的一位著名将领,出身将门,长期镇守边疆,尤以抵御西夏和金兵著称。
2. “经略相公”的含义
“经略”是古代一种军事职务,主要负责边防事务,相当于地方军事长官。“相公”则是对士大夫或高官的尊称,类似“大人”或“老爷”。
3. 宋代官制简述
宋代官职体系复杂,分为文官、武官两大类,且有“品”与“阶”之分。文官从一品到九品,武官也有类似的等级划分。但“经略使”并非正式官名,而是一种临时性的军事职务。
4. 种师道的实际官职
种师道在北宋末年曾任“知渭州”、“泾原路经略安抚使”等职,属于地方军政要员,但并未担任中央宰执之职。
二、老种经略相公实际官职及品级
| 职务名称 | 官职类型 | 品级(大致) | 说明 |
| 知渭州 | 地方官 | 从五品 | 管理渭州军政事务 |
| 泾原路经略安抚使 | 军事职务 | 从四品 | 统辖泾原路军政事务 |
| 静难军节度使 | 武官职 | 从二品 | 节度使为高级武官,掌一方军权 |
| 太中大夫 | 文官阶 | 从六品 | 属于文官散阶,无实权 |
| 观文殿大学士 | 文官阶 | 从一品 | 为荣誉性官职,多用于退休大臣 |
三、结论
“老种经略相公”在历史上并非真正的“相公”(即宰相),而是指种师道这位在边疆任职的高级将领。他的实际官职包括“泾原路经略安抚使”和“静难军节度使”,这些职位在宋代属于较高的武官职务,大致相当于从四品至从二品之间。
虽然小说《水浒传》中称其为“相公”,但这更多是出于文学修饰,而非真实官职。因此,若按宋代官制来看,“老种经略相公”应属于中级以上武官,但并未达到宰相级别的“正一品”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宋代官职制度或《水浒传》人物原型,可继续深入研究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