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故事·课堂上的意外收获
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教室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。李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解数学题,题目是关于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。他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例子引导大家思考,但有一个学生却显得有些困惑。
这个学生叫小明,平时成绩不错,但对抽象的概念总有些抵触情绪。看到他皱眉的样子,李老师停下讲解,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:“小明,你觉得哪里不明白?”小明犹豫了一下,说:“老师,我总觉得这些公式太复杂了,不知道怎么才能记住它们。”
李老师微微一笑,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拿出一张白纸,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。“你有没有注意到,这张笑脸其实就是一个等边三角形?如果把它的底当作宽度,高就是从顶点到中间的直线距离。”接着,他又在纸上简单地勾勒出几个生活中的三角形形状——屋顶、风筝、金字塔……顿时,学生们的眼睛亮了起来。
通过这次互动,不仅小明明白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原理,其他同学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李老师感慨道:“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,更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象力。”这堂课结束后,孩子们都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教室,而李老师则暗自庆幸,自己抓住了这个小小的契机,为课堂增添了无限可能。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