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白云苍狗出自哪位诗人】“白云苍狗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比喻世事变化无常、变幻莫测。这个成语的出处和作者一直备受关注,很多人对其来源并不清楚。下面我们将从历史背景、诗句出处以及相关诗人的角度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
“白云苍狗”最早出自唐代诗人苏轼的《自笑》诗中。原句为:“白云本是无根物,因风散作满天云;忽见青天如洗后,又成苍狗复为君。”这首诗以自然现象比喻人生无常,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。
虽然“白云苍狗”这一说法在宋代以后被广泛使用,但其最早的文学出处应追溯到苏轼。后来,明代文人杨慎在《升庵诗话》中也提到过此典故,进一步推广了这一成语的使用。
需要注意的是,有人误以为“白云苍狗”出自杜甫或李白等著名诗人,但实际上并无确切记载表明他们曾使用过这一表达。因此,可以确定,“白云苍狗”最早见于苏轼的诗作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成语名称 | 白云苍狗 |
出处 | 唐代诗人苏轼《自笑》诗 |
原诗句 | “白云本是无根物,因风散作满天云;忽见青天如洗后,又成苍狗复为君。” |
诗人姓名 | 苏轼(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) |
朝代 | 唐代 |
含义 | 比喻世事变化无常,难以预料 |
后期引用 | 明代杨慎《升庵诗话》中提及并推广 |
常见误解 | 有人误认为出自杜甫、李白等诗人,实则无明确记载 |
三、结语
“白云苍狗”作为一句富有哲理的成语,承载着古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。虽然它在后世被广泛应用,但其最初的出处应归于唐代诗人苏轼。了解成语的来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内涵,也能提升我们在文学欣赏中的深度与广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