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滕王阁序全文及其翻译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介绍】一、
《滕王阁序》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之一,被誉为“千古绝唱”。文章以描绘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为背景,抒发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。全文辞藻华丽,结构严谨,情感真挚,语言优美,是中国古代骈文的典范之作。
本文将从《滕王阁序》的原文入手,结合其翻译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篇经典文章的内涵与艺术价值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时维九月,序属三秋。 | 时间是在九月,季节属于深秋。 |
潦水尽而寒潭清,烟光凝而暮山紫。 | 江水干涸,寒潭清澈;晚霞凝聚,暮色染红山峦。 |
俨骖騑于上路,访风景于崇阿。 | 驾车在高路上前行,游览高山上的风景。 |
临帝子之长洲,得仙人之旧馆。 | 来到帝王的长洲,探访仙人的旧居。 |
层峦耸翠,上出重霄;飞阁流丹,下临无地。 | 层层山峦青翠,直插云霄;飞檐朱红,下临深渊。 |
鹤汀凫渚,穷岛屿之萦回;桂殿兰宫,即冈峦之体势。 | 白鹤栖息的沙洲,野鸭聚集的水中小岛,环绕曲折;桂花殿、兰宫,依山势而建。 |
披绣闼,俯雕甍,山原旷其盈视,川泽纡其骇瞩。 | 打开彩绘的门,俯瞰雕梁画栋,山河辽阔,令人惊叹。 |
闾阎扑地,钟鸣鼎食之家;舸舰弥津,青雀黄龙之舳。 | 房屋密布,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;船只满江,青雀黄龙的船头。 |
云销雨霁,彩彻区明。 | 云散雨停,天光晴朗,光辉洒满四方。 |
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 | 落日与孤鸟一同飞翔,秋水与天空浑然一色。 |
渔舟唱晚,响穷彭蠡之滨;雁阵惊寒,声断衡阳之浦。 | 渔舟在傍晚歌唱,声音传至鄱阳湖边;雁群惊寒,叫声断于衡阳水边。 |
遥襟甫畅,逸兴遄飞。 | 心情舒畅,豪情迅速飞扬。 |
爽籁发而清风生,纤歌凝而白云遏。 | 箫声响起,清风随之而来;轻柔的歌声,使白云为之停驻。 |
睢园绿竹,气凌彭泽之樽;邺水朱华,光照临川之笔。 | 睢园的绿竹,气势超过陶渊明的酒杯;邺水的红花,光彩胜过谢灵运的笔墨。 |
四美具,二难并。 | 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具备,难得的良机同时出现。 |
穷睇眄于中天,极娱游于暇日。 | 极目远望,尽情游玩于闲暇之时。 |
天高地迥,觉宇宙之无穷;兴尽悲来,识盈虚之有数。 | 天高地远,感到宇宙无穷无尽;欢乐过后,悲伤随之而来,明白盛衰有定数。 |
望长安于日下,目吴会于云间。 | 向西望长安,向东看吴郡,在云雾之间。 |
地势极而南溟深,天柱高而北辰远。 | 地势极南,南海深远;天柱高耸,北极遥远。 |
关山难越,谁悲失路之人? | 关山难以跨越,谁会为迷路的人悲伤? |
孟尝高洁,空余报国之心;阮籍猖狂,岂效穷途之哭! | 孟尝品德高尚,却只留下报国的心愿;阮籍放纵不羁,怎能效仿他穷途末路的哭泣? |
勃,三尺微命,一介书生。 | 我,一个微不足道的书生。 |
无路请缨,等终军之弱冠;有怀投笔,慕宗悫之长风。 | 没有机会请缨报国,像终军那样年少有为;心怀投笔从戎之志,仰慕宗悫的远大抱负。 |
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? | 年老更要坚强,怎会改变白发之心? |
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 | 贫困更加坚定,不放弃高远的志向。 |
酌贪泉而觉爽,处涸辙以犹欢。 | 即使喝了贪泉也觉得清爽,身处困境仍能快乐。 |
北海虽赊,扶摇可接;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。 | 北海虽远,乘风可以到达;早年的时光已逝,晚年仍有希望。 |
孟轲敦素,史鱼秉直。 | 孟轲崇尚质朴,史鱼坚守正直。 |
敢竭鄙怀,恭疏短引。 | 敢尽己意,恭敬地写下这篇短文。 |
一言均赋,四韵俱成。 | 一句一句写成,四句押韵完成。 |
请洒潘江,各倾陆海云尔。 | 请洒下如潘岳般的才华,如陆机般的才情。 |
三、总结
《滕王阁序》不仅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,更是一篇抒发情怀、表达志向的佳作。它融合了自然之美、人文之思与人生感悟,展现了王勃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。通过本文的原文与翻译对照,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古文的魅力与深度。
无论是学习古文,还是欣赏文学,这篇文章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