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行业资讯 > 宝藏问答 >

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出处

2025-09-15 02:45:51

问题描述:

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出处,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,帮个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5 02:45:51

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出处】“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”是一句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比喻事情成功后,功臣被抛弃或遭到清算。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,也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中的一种常见现象。

一、成语来源与出处

“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”并非出自单一典籍,而是由两个独立的典故组合而成:

1. “鸟尽弓藏”

出自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。原文为:“蜚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”意思是:当飞鸟被捕尽时,好的弓就被收起来不用了;当狡猾的兔子死了,猎狗也就被烹煮了。

2. “兔死狗烹”

同样出自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,与“鸟尽弓藏”并列使用,表达相似的含义。

因此,“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”是后人将这两个典故合并而成的成语,用以形容在事业成功之后,功臣被抛弃或遭害的现象。

二、成语释义

成语 解释
鸟尽弓藏 比喻事情完成后,把曾经有用的人或工具抛弃。
兔死狗烹 比喻事成之后,对曾经帮助自己的人进行清洗或抛弃。
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整体比喻功成之后,功臣被抛弃或遭害,常用于描述政治斗争中的残酷现实。

三、历史背景与应用

该成语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,主要反映的是越王勾践与谋士范蠡、文种之间的关系。范蠡助勾践复国后选择隐退,而文种却被勾践所杀,正应了“兔死狗烹”的说法。

在后世,这一成语常用于:

- 描述权力斗争中功臣被清算;

- 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感叹;

- 警示人们要懂得进退之道。

四、总结

“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”虽源自《史记》,但其含义深远,广泛应用于文学、历史和现实生活中。它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总结,更是对人性、权力和忠诚的深刻反思。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
出处 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
含义 功成之后,功臣被抛弃或遭害
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,越王勾践与谋士关系
应用领域 历史、文学、现实警示
文化意义 反映权力斗争与人性复杂性
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鸟尽弓藏兔死狗烹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现象,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,也要注意防范风险,保持清醒头脑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