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程门立雪的故事】“程门立雪”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个关于尊师重道的典故,出自《宋史·杨时传》。故事讲述了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与游酢在雪天拜访理学大师程颐,但程颐正在休息,他们便在雪中等候,直到积雪一尺多深。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人对学问的虔诚和对师长的尊敬,成为后世尊师重道的典范。
一、故事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故事名称 | 程门立雪 |
出处 | 《宋史·杨时传》 |
主要人物 | 杨时、游酢、程颐 |
背景 | 北宋时期,杨时与游酢前往拜访理学大师程颐 |
情节 | 程颐正在休息,二人在雪中等待,积雪数尺 |
主题 | 尊师重道、求学精神 |
启示 | 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师长的尊重 |
二、故事详解
杨时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,与游酢一同前往拜访当时德高望重的学者程颐。他们来到程颐的住所时,正逢程颐午睡。为了不打扰老师休息,两人在雪地中站立等候,直到雪积一尺多深,才等到程颐醒来。程颐见此情景,非常感动,从此更加器重杨时,并传授他许多学问。
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杨时和游酢对老师的敬重,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。程门立雪因此成为中华文化中尊师重道的象征,常被用来教育后人要虚心求教、尊重师长。
三、文化意义
- 尊师重道:强调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知识的敬畏。
- 求知精神:展示了古人为了求学不惜忍受艰难困苦的精神。
- 道德典范: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学习的榜样,影响深远。
四、现代启示
在当今社会,虽然科技发达、信息便捷,但“程门立雪”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。无论是在学业还是工作中,我们都应保持谦逊的态度,尊重他人,尤其是那些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给予指导的人。
通过“程门立雪”的故事,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个历史典故,更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与精神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