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雨打梨花深闭门出自哪里】“雨打梨花深闭门”是一句极具意境的古诗名句,常被用来表达女子在春日里孤独、寂寞的心境。这句话出自明代才女唐寅(即唐伯虎)的《题桃花扇》一诗,原句为:“雨打梨花深闭门,忘了青春,误了青春。”这句诗以其婉约、凄美的风格,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广泛引用的经典。
一、原文出处
项目 | 内容 |
诗句 | 雨打梨花深闭门 |
出处 | 唐寅《题桃花扇》 |
原文 | 雨打梨花深闭门,忘了青春,误了青春。 |
作者 | 唐寅(字伯虎,号六如居士) |
朝代 | 明代 |
二、诗句解析
“雨打梨花深闭门”描绘了一幅春日落雨的画面,梨花在雨中飘零,女子独坐深闺,紧闭门户,仿佛与外界隔绝。这种场景不仅表现了自然之美,更透露出一种孤寂与无奈的情感。
- “雨打梨花”:象征着春天的逝去和美好事物的凋零。
- “深闭门”:暗示人物内心的封闭与孤独。
- 整体意境: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哀婉的氛围,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。
三、诗词背景与文化意义
唐寅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、书画家,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。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《题桃花扇》这首诗虽短,却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体现了唐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同情。
此句后来也被用于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,如《桃花扇》戏剧、古典小说等,成为表达爱情、离别、思念的经典意象。
四、常见误解与辨析
有些人误以为“雨打梨花深闭门”出自李煜或李清照的作品,但实际上它并非出自这些词人之手。李煜的“林花谢了春红,太匆匆”虽然也有类似意境,但用词和风格不同。
此外,有人将“雨打梨花”与“细雨湿衣看不见”混淆,其实这两者出自不同的诗人和作品,不可混为一谈。
五、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诗句来源 | 唐寅《题桃花扇》 |
表达情感 | 孤独、寂寞、感伤 |
文化影响 | 广泛用于文学与艺术创作 |
常见误传 | 被误认为出自李煜或李清照 |
意象分析 | 雨、梨花、深闭门——象征春逝与内心封闭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雨打梨花深闭门”虽仅一句,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。它不仅是唐寅个人情感的写照,也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一个经典的情感符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