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城市建设税是什么】城市建设税,全称为“城市维护建设税”,是中国在1985年设立的一种地方性税收,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。该税种的征收对象是缴纳增值税、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,其税率根据纳税人所在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。
城市建设税属于间接税,不直接针对个人或企业的收入,而是以企业或个人在经营过程中所缴纳的流转税为计税依据。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,用于改善城市的交通、供水、排水、绿化等公共设施,提升城市整体环境质量。
一、城市建设税的基本信息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名称 | 城市维护建设税(简称:城市建设税) |
设立时间 | 1985年 |
税种性质 | 地方性税收 |
征收对象 | 缴纳增值税、消费税、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 |
计税依据 | 实际缴纳的增值税、消费税、营业税金额 |
税率 | 根据纳税人所在地不同分为三档: 1. 市区:7% 2. 县城、镇:5% 3. 其他地区:1% |
税款用途 | 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,如道路、桥梁、供水、排水、绿化等 |
是否可抵扣 | 不可抵扣,属于附加税 |
二、城市建设税的特点
1. 附加税性质
城市建设税是随着增值税、消费税等主税种一同征收的,因此被称为“附加税”。
2. 按区域划分税率
不同地区的税率不同,体现了对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化管理。
3.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
所得税款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有助于提升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质量。
4. 非独立税种
城市建设税不能单独存在,必须依附于其他税种,如增值税、消费税等。
三、城市建设税的计算方式
城市建设税的计算公式如下:
```
应纳税额 = 实际缴纳的增值税 + 消费税 + 营业税 × 适用税率
```
例如:某企业在市区销售商品,缴纳增值税10万元,那么应缴纳的城市建设税为:
```
10万元 × 7% = 0.7万元
```
四、城市建设税的意义
城市建设税作为一项重要的地方税种,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。它不仅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,还推动了城市功能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。同时,通过合理设置税率和使用方向,也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的协调发展。
总之,城市建设税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被提及,但它在支持城市发展、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了解这一税种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财政政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