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思】一、
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”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《枫桥夜泊》。这句诗描绘的是一个秋夜,诗人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,看到月亮落下,乌鸦啼叫,寒霜覆盖天空,江边的枫树和渔火映照出一片寂静,诗人独自一人,面对着这一切,心中充满了忧愁与思乡之情。
整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,营造出一种孤寂、凄凉的氛围,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。诗句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写景抒情之作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诗句 | 含义解释 | 意象分析 | 情感表达 |
月落 | 夜深人静,月亮已经落下,暗示时间已晚 | 月亮是夜晚的象征,月落表示夜色渐深 | 表达时间流逝、夜深人静的孤寂感 |
乌啼 | 乌鸦的叫声,增添了环境的凄凉气氛 | 乌鸦常被视为不祥之鸟,其叫声刺耳 | 营造一种冷清、不安的氛围 |
霜满天 | 寒霜覆盖了整个天空,天气寒冷 | 霜象征寒冷、萧瑟 | 突出秋夜的寒冷与诗人内心的孤寂 |
江枫 | 江边的枫树,在秋夜中显得格外萧瑟 | 枫叶红艳,但此时却增添凄凉感 | 表现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色的冷清 |
渔火 | 渔船上的灯火,微弱而遥远 | 渔火象征着远方的温暖或希望 | 反衬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|
对愁眠 | 面对愁绪难以入眠 | “对”字表现出诗人与愁绪的对抗 | 表达诗人因思乡或旅途奔波而无法安睡 |
三、结语
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”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,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。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,诗人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又略带哀愁的秋夜之中,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深沉的思绪与无法排遣的愁绪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,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。